2021年度省委教育工委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张媛媛风采展示
发布人:党的建设 (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07-08   浏览次数:39


张媛媛,女,汉族,哈尔滨剑桥学院思政教学部教师。该同志工作有担当,思想有高度。扎根学生润心教育,创新理论课堂,关心学生成长,甘于坚持奉献,投身教育事业。曾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论文“国家级一等奖”、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黑龙江省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并授予“2021年度黑龙江省十佳科普使者”称号、黑龙江省首届“公众最喜爱的科普使者”荣誉称号、黑龙江省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并授予“2020年度黑龙江省十佳科普使者”称号、哈尔滨市“冰城职工好家风故事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张媛媛生活照

一、扎根教育,崇尚科学,做学生的“科普讲解员”

该同志在思政课课程设计方面突破课程瓶颈,创新理论课堂,开设了“课前三分钟”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更拓宽课堂知识的广度。

(一)爱岗敬业,普及科学。作为黑龙江省十佳科普使者的她将课堂看作普及科学知识的阵地,每节课都为学生普及一个科学常识,到目前为止,已经为学生普及了一百多个科学知识。

(二)百年党史,立足传承。在课堂上,她为学生讲授与党史相关的内容。从党的一大到十九大,以及一些重要的党内会议,比如六届六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会议。她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熟知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百年的辛路历程,更培养了学生的时代使命担当。

(三)时事政治,把握角度。课上课下,她与学生一起关注时事政治,让学生把近期的国家热点新闻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她还在课堂上注重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为学生对时事政治、热点新闻的认知角度进行指引,让学生在大学时期具有甄别信息的能力,不要被某些不实言论所误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张媛媛参加第七届黑龙江省科普讲解大赛

二、心系国家,锻造情怀,做学生的“国防动员者”

她是军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爱人是一名现役空军飞行员。课堂上,她为学生普及国防知识,了解部队发展,让学生感受到使命担当、无私奉献、坚韧勇敢对国家的重要性。

(一)红色基因,展现力量。她在课堂上讲授具体军事理论思想的时候会为学生讲一些与祖辈相关的真实故事,让学生听到的事例更真实、更能感同深受,这种授课方式让思想理论不只停留在书本上,让历史人物的事迹也更加鲜活。

(二)趣味课堂,点亮希望。她经常为学生讲一些不涉及军事秘密的部队趣事(如何从军人的肩章上区分职级、如何看军人的服役时间、部队的发展历程等等),让学生了解了更多关于部队的历史沿革、优良作风以及部队的生活。她对有意愿参军的学生,给他们普及一些参军的相关政策、细则,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理性地看待参军光荣,一腔热血的背后需要坚定的思想、坚韧的意志和踏实的付出。

(三)家国情怀,融入内心。她受部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多年,在课堂上她更希望把这份情怀融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军事理论”课堂上,她为学生讲授军事理论知识的同时,每节课还会为学生普及一个拓展内容,比如:武器(坦克、第五代战斗机、航空母舰等等),军事作战方式(防御战、持久战、游击战等等)。她让学生在课堂上延伸了知识深度的同时,提升了对国防的认识,培养了对家国情怀的感知。

张媛媛在给学生上课

三、润物无声,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思想启迪人”

她的课堂内外更注重润心教育。大学生正处在思想、心志走向更为成熟的阶段,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育德育心,为人师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学生生活中的“知心人”,困难时的“解忧人”,烦恼时的“述心人”。她与家有重病父亲的学生日常谈心,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主动为有生活困难的学生捐款,单次捐助学生一千元。

(二)答疑解惑,注重润心。课堂上,在回答学生问题的同时,更注重学生“三观”的形成。比如:学生会问她:“老师,你怎么看军婚的相关法律规定不保护军属这个问题?”她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知道在大学期间可以恋爱,但是要有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结婚是为了两个人变得更好,结婚是让两个家庭变得更好。婚姻不能只靠法律来保护,而需要们自己来保护。在经营爱情的同时,们需要学会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索取;需要学会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懵懂;需要学会体谅,而不是一味地误解。家庭的和谐不仅能够为社会减少负担,也能够增强整个社会的幸福感。

(三)因材施教,不忘初心。她不忘教育初心,不但要做到教好书,更要为国家、为时代育人才。她针对学生不同的个人优势、性格特点,为学生提供值得参考的发展方向。对于有耐心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尽量让学生毕业后继续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对于不想从事汉语言文学相关工作,有领导能力的学生,给予他们从大二开始就备考公务员等工作的建议。

她言传身教的做法让她的思政课更有广度、深度和温度,真正做到了育人、育德、育心。她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在每一节思政课堂上、在每一次与学生的谈心中、在每一段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每一节课程的精心准备丰富了她的课堂内容;每一次与学生谈心丰富了思政课的内涵;每一个奖项的获得也让学生以她为榜样,提升自己、学会感恩。在从事教育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就确立了将学生塑造成具有家国情怀的当代大学生的终身奋斗目标。教育是细微、细心、细节的发现,教育是倾注、倾心、倾情的体现,教育更是进脑、进心、进行的展现。在她的课堂、她的言行、她的理想里处处都体现出她对教育的理解、热爱和忠诚。